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行業新聞

國内首台遠程醫療機器人落戶上海

2018/3/23 15:44:54

來源:中國數字醫療網

昨天,從上海市浦東醫院獲悉,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建立的遠程醫療規範試點,在全球醫生組織支持下,命名為“衛護”的我國首台遠程醫療機器人落戶該院,并已下沉到浦東新區大團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要“衛護”的病人家裡“站崗放哨”。

    從此,浦東醫院的醫生隻要接入無線網絡,在世界任何地方用台式、便攜電腦、手機或iPad,即可遠程遙控和驅動千裡之外的機器人,給病人做檢查、與病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實現遠程巡診。這意味着,有了這樣一個機器人,居住在遠郊的需“衛護”的病人不必再為随訪、複診奔波,浦東醫院的專科醫生也無需頻繁穿梭于病家、醫院之間。

    該機器人有着一張“大圓臉”,“身材”苗條,高約1.2米,攜帶方便,打包即可随身帶走。它具有自動充電功能,一次充電,可使用12個小時;内置電腦系統可解讀、接收和傳輸各種信号;安裝有攝像機和屏幕,可智能對話;底部萬向輪可按照主人(病人或遠程醫生)意願,在屋内按需自由移動,主人也可以用操縱杆近距離或遠程控制機器人頭部的屏幕和攝像機角度。醫生通過該機器人可觀察病人、向病人詢問病情,病人通過屏幕也可以看見醫生,并與醫生交流。

    “衛護”遠程醫療機器人主要有醫-醫、醫-患兩大模式,醫醫模式時可實現醫護人員之間的互動,如專科醫生指導社區醫生進行教學查房、臨床技術培訓等,醫患模式則可讓醫生與病人實現無縫對接,相當于醫院派了位醫生在病人家裡值班,機器人既是醫生的私人助理、醫護專家助手,也是病人的家庭成員之一和密友伴侶之一。

    上海浦東南部醫療衛生協同網絡總負責人、浦東醫院院長餘波教授說,這種機器人将幫助我們解決醫生資源不足的問題。浦東南部醫療衛生協作體現有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浦東醫院規定專家每周至少下社區一次,可醫生本職工作已經很忙,分身乏術。有了機器人就不一樣了。機器人還可以協助特殊醫療,派遣其到一些“危險地帶”,如對埃博拉患者進行遠程咨詢和指導。但其真正意義還不在此,對浦東醫院來說,今後協同網絡内術後或癱瘓病人等不必趕50裡路來醫院随訪或複診。更重要的是,機器人上崗後,除緩解了“醫生稀缺”矛盾,還在醫患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餘波還認為,盡管“衛護”遠程醫療機器人可以幫助解決偏遠地區居民就醫難問題,但要讓患者及醫生認同和适應這一變化,還需要一段時間。

    全球醫生組織中國總幹事、國家衛計委遠程醫療高級顧問時占祥博士介紹說,在遠程醫療領域,國際上已積累了10餘年經驗,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踐規範和指南。然而,國内還缺乏相關經驗,“希望在浦東醫院先行試點,為制定我國遠程醫療實踐的規範和指南積累經驗”。